长孙皇后拥有古代后妃那般的美貌,却没犯下后世后妃常有的过错,唐太宗称她为宫中的贤内助,这话真是一点不假!就像长孙皇后这样的贤德,从夏商周三代以来,那真是独一无二赛岳恒配资,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。
长孙皇后,她是鲜卑族人,老家在洛阳,小名叫观音婢,是隋朝时候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闺女。613年,也就是大业九年,13岁的她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。长孙皇后这人贤惠又有德行,在太原那会儿,她乐善好施,大家都夸她好。到了618年,武德元年五月,李渊在长安当上了皇帝,建了大唐。六月里,李渊又封李世民为秦王,长孙皇后呢,也就跟着成了秦王的正妃。
那时候,大唐才刚刚建立起来,李世民老是带着军队在外面打仗,长孙皇后呢,就在长安城里头一心一意地照顾孩子们,让李世民能专心打仗,不用担心家里。她还特别孝顺李渊,帮着缓和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俩之间的紧张关系,真是李世民得力的好帮手。到了武德九年,也就是626年的时候赛岳恒配资,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、齐王李元吉之间的矛盾已经大得没法儿再调和了,李世民就打算用武力来解决。六月初四那天,李世民带着秦王府的八百将士,在玄武门那儿埋伏好,出发前,长孙皇后镇定地给将士们打气儿,将士们听了心里头特别感激,一个个斗志满满,更带劲儿了。
展开剩余60%玄武门事件发生后,李世民迅速搞定了李建成和李元吉,让李渊没办法,只能把皇位传给他。到了八月,李世民就当上了皇帝,他老婆长孙氏也成了皇后,专门管内宫的事情。长孙皇后特别厉害,不让娘家人插手朝政,还劝自己亲哥长孙无忌别当宰相。她还很关心朝廷里的好官,帮李世民改正错误,一起努力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盛世。
贞观年间,魏征是个出了名的大胆进言的人,他多次跟李世民对着干,让李世民下不来台。有那么一次,李世民被气得火冒三丈,差点就要了魏征的小命,还骂他是个“土老帽”。这事儿传到长孙皇后耳朵里,她二话不说,换上了一套正式的宫廷装,跑去见李世民,一番好言相劝,这才让魏征捡回了一条命。这就是有名的“长孙皇后正装劝谏”,救了魏征一命的故事。
贞观九年,也就是公元635年,长孙皇后的亲妈,赵国太夫人走了。没多久,太上皇李渊也撒手人寰。这一连串的打击,让长孙皇后早年就有的气病又犯了,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。李世民看到皇后这样,心里急得要命,他亲自跑到石壁寺,找禅师给皇后求福。到了贞观十年四月,李世民又下令修了全国392座有名的古寺,都是为了给皇后祈福。但老天爷不帮忙,佛祖也没能把皇后留住。到了六月,长孙皇后在太极宫的立政殿里安静地走了,年仅36岁,后来人们称她为文德皇后。
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携手共度了二十三年的岁月,感情上他们恩爱有加,政治上则相互支持,真是“一旦携手,至死不渝”。到了唐玄宗时期,宰相宋璟对长孙皇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,他说:
文德皇后派使者向征表达谢意。这显示出她作为皇后,协助帝王治理天下,游刃有余。哪像韦庶人的父亲赛岳恒配资,擅自给自己追加王位,还违规建造酆陵,结果很快遭祸,被天下人耻笑。所以说,直言进谏和曲意逢迎,完全是两码事,不能相提并论。
发布于:陕西省粤有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